腦科學﹑心理學對意志力和快樂的探討

最近對腦科學﹑心理學對意志力和快樂的探討有一點興趣,在快速瀏覽了兩本書後聯想到一些想法:

自律即是個人對自我行為的控制,透過對人腦運作的了解,知道什麼方式可以造成哪些效果,例如刺激分泌多巴胺…等等,來使人特別想從事某項活動﹑做事時的心理不適感消失﹑或用在造成人心理不適﹑使人不想從事某個活動,某種意義上這樣就可以達到「自律」

我對這類題材感興趣的原因大概是因為自己也不是非常自律的人,有時候會在不適當的時候陷於誘惑﹑逃避挑戰,因此好奇原因是什麼﹑可以怎麼改善﹑或它會怎樣惡化…,與其幻想﹑訴諸神秘解釋,科學提供一個好途徑來探究這一切,我能體會人們想了解和解決這類問題的渴望,明明知道自己該少吃,但就是忍不住,明明知道現在吃苦好好學對以後有幫助,但就是不想去碰,若科學和科技也能幫助人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那是多棒的事啊

我忘記之前是看哪部小說﹑動漫﹑電影看到的,抑或是我自己做白日夢時想到的,有個殺手因為腦部什麼地方的缺陷,在殺人時完全不會有憐憫之情

在自然界有什麼動物會從事自殺行為?想自殺的人的腦袋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使個體決定自我傷害或滅亡?要是對動物設計一些實驗,可不可能讓動物做出自我戕害的行為?

想像腦科學和相關科技已經發展到極致,到了可以輔佐人養成或去掉習慣行為的地步,可以使人對某項活動有上癮的感覺

在孩童學習數學或科學的時候,利用技術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不斷體會到快感,使他們上癮,類似於賭博﹑吸毒﹑打電動的那種上癮感覺,他們有強烈的動機(因為上癮了),放著不管也會自己去學習,這樣國家就不用擔心什麼科學盲﹑科學人才不足的事情了

先撇開那些人道還是什麼哲學問題不管,反正這類技術也還不存在,或即使存在但不普遍,不會有什麼迫切的問題

留言

  1. 這我就有興趣了XD
    這有很大一部分會用來治療...
    你講大概是認知行為學派
    殺手那一部分是有實證根據的,在psychopathy患者中,limbic system活化程度較低的人,因為神經元連結錯亂使得這類型的人對於情緒處理是無反應的,也就是說他們無法理解何謂情緒...而且研究也發現這類型的人海馬回較一般人小,有興趣可以找Hare教授的相關研究
    另外,習慣基本上就是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根據認知學派是這樣...
    上癮的話,有生理也有認知基模(schmata)的解釋,要去掉習慣行為基本上已經是做得到的,這目前也用於臨床治療上面,最有效的就是CBT,不過要達你說的成癮需要生理上的協助,以及不斷長時間的暴露
    最後,有興趣歡迎來心理系修課XDDD

    回覆刪除
    回覆
    1. "因為神經元連結錯亂使得這類型的人對於情緒處理是無反應的"我不太懂這段,是說他們沒有什麼一般人所具有的情緒反應?例如生氣、高興這樣?

      我對這方面算是很淺的興趣,最根本的動機可能還是想透過這些知識來了解自己吧,自己為什麼在有時候可以抗拒誘惑、有時候不行...等等

      謝謝你的留言,還是第一次有我不認識的人在我部落格留言啊XDD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覺得一些商管或財經雜誌的內容沒有價值

為什麼(-1)x(-1)=+1、不定義分母為0的分數

科學和宗教似乎有本質上的衝突、一些讓我敬謝不敏的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