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爸聊對自己以後出路的想法和心態
今天晚餐跟我爸聊對自己之後出路的想法和心態,在這之前我從沒明確回應過他我想從事的職業或行業,我說我想做工程師,具體是哪種還不確定,目前就把有心學的學好(程式語言、資料結構、演算法),這點跟之前一樣沒變,只是想學的東西變了...(這點很有趣,以後想想再寫),我不覺得目前可以像某些職業那樣「目標直線式」的來考慮自己職業生涯這件事,我指的是像醫生、律師、藥劑師這類,你若想從事它們,你就是去讀醫學系、法律系、藥學系就對了,然後把相關的資格考試考過,非常明確的一條直線
但工程師有非常多種,需要的能力可能大不相同,若依照前述這樣直線式的思考,大概得先了解特定工程師的能力要求是什麼,再去培養那些能力,我覺得這種思維對我很不管用,我沒有金錢現實壓力,哪種工程師錢途好(或是什麼職業薪水好)不足以作為我培養能力的誘因和動力,我連考試、作業、成績、獎學金這些更立即性可見的誘因和壓力都不怎麼放在眼裡了,講個更遙遠、摸不著的東西─未來工作的薪水,對我可說是對牛彈琴、有聽沒進,也許我家從現在開始給我斷金援我就會有感覺吧,但這好像不太可能發生,關於我這部分的心態,可以說我沒有遠見,我或許同意,但這不代表我沒有積極學習或是找尋自己的路
上面那四個東西對我學習誘因和動機起不了太大作用是近兩三年的事,依照上述那樣思維而去學習那些要求的能力,除非運氣好,真的摸了發現樂趣,不然動力這麼薄弱下學習進度一定緩慢(也許會發生跟像前陣子自己摸程式設計教科書同樣的事情),到不到的了那門檻還真是個大問題
把現在有心學的好好學,知道學這出去大概可以做什麼,更細節、明確的對自我的職業定位和興趣,等到更深入學習時就會有,只要時間不拖太久,到時候再講明、想明不遲,重點是這樣做對我而言比較會有學習進度,對於想學的東西,日積月累、不斷學習是關鍵,能達成這樣效果的手段就是好的、可以考慮採用,傳統作法或主流做法若成效不彰就捨棄不用無所謂,我發現之前買來厚厚的C++教科書,據說其中一本接近「聖經級」的,但聖經買回來沒看就跟一堆廢紙沒什麼兩樣,一本有趣、吸引人的故事集,讓人能讀下去,對目前像我這樣的「凡人」來說,搞不好啟發更大些
但工程師有非常多種,需要的能力可能大不相同,若依照前述這樣直線式的思考,大概得先了解特定工程師的能力要求是什麼,再去培養那些能力,我覺得這種思維對我很不管用,我沒有金錢現實壓力,哪種工程師錢途好(或是什麼職業薪水好)不足以作為我培養能力的誘因和動力,我連考試、作業、成績、獎學金這些更立即性可見的誘因和壓力都不怎麼放在眼裡了,講個更遙遠、摸不著的東西─未來工作的薪水,對我可說是對牛彈琴、有聽沒進,也許我家從現在開始給我斷金援我就會有感覺吧,但這好像不太可能發生,關於我這部分的心態,可以說我沒有遠見,我或許同意,但這不代表我沒有積極學習或是找尋自己的路
上面那四個東西對我學習誘因和動機起不了太大作用是近兩三年的事,依照上述那樣思維而去學習那些要求的能力,除非運氣好,真的摸了發現樂趣,不然動力這麼薄弱下學習進度一定緩慢(也許會發生跟像前陣子自己摸程式設計教科書同樣的事情),到不到的了那門檻還真是個大問題
把現在有心學的好好學,知道學這出去大概可以做什麼,更細節、明確的對自我的職業定位和興趣,等到更深入學習時就會有,只要時間不拖太久,到時候再講明、想明不遲,重點是這樣做對我而言比較會有學習進度,對於想學的東西,日積月累、不斷學習是關鍵,能達成這樣效果的手段就是好的、可以考慮採用,傳統作法或主流做法若成效不彰就捨棄不用無所謂,我發現之前買來厚厚的C++教科書,據說其中一本接近「聖經級」的,但聖經買回來沒看就跟一堆廢紙沒什麼兩樣,一本有趣、吸引人的故事集,讓人能讀下去,對目前像我這樣的「凡人」來說,搞不好啟發更大些
講這些動機有的沒的,跟讀書和工作看似沒直接關係,其實再現實不過了,基於對自己的個性了解上,知道什麼作法行得通、哪些就聽聽就算了,若真的把達成目標放在第一位的話,那就採取實際可行、有效的做法吧,不過我爸可能是累了而因此沒力氣跟我討論或爭論,但好歹把自己想法講清楚了,應該可以少掉一點誤解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