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讀書狀態和動力...

跟今年寒假相比,這暑假真的超沒動力,到目前為止,一整天沒讀"教科書"的天數超過假期天數1/2以上吧,這令人沮喪和困惑,很自然而然就會想給這現象尋找解釋,沒氣氛帶來的動力、沒考試作業的壓力、決心不夠...等等,同樣抱著之後學期修課會用到的想法,寒假就是能規律的每天累積一點線代,這次寫程式(和離散)為什麼不行?來講下讀起來的感覺吧

線代只要一讀下去,大部分時候就很自然的經過幾十分鐘、一個小時,印象還算深刻,當時1.5、1.6、2.1解出一些稍難的習題滿有成就感的

我前陣子學寫程式的方法是挑教科書來讀,除了一些概念之外,需要實作的,有時候先照抄書上code實際執行看看來理解它的意思、再想習題,不知道是因為前面是基本功還是怎樣,讀起來無聊的要命,完全沒sense或不怎麼有sense,高低階語言、編譯、IDE、幾個資料型態、不同類型資料的儲存位元大小、迴圈...,常常看不到一下子就不太想繼續讀下去,讓我用段比喻,這好比洗一堆碗還是做什麼家事雜事,你是還有體力的,只是做到一個程度後你就覺得非常厭煩、非常想離開這個地方、非常想做別的事...,就是類似這種感覺吧,當這個忍受限度非常低,很容易就到的時候,學習步調就會非常緩慢,這是我目前很大的問題,要說適不適合這條路言之過早,無論學習什麼總會有這種較枯燥乏味的打基礎階段,怎麼克服它呢?

曾經試過找ocw或線上講義,但要嘛不適合自己的程度、要嘛就是讀起來感覺跟教科書一樣,終於在前天我想起Codecademy這個東西,在這個網頁學習寫程式,不過它在基礎課程使用的範例語言是JavaScript而不是C++,我想這沒關係,Programm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Using C++的作者Stroustrup也說了:「本書學習重點是Programming、而不是C++,你是在學習Programming,而要學習它就必須透過某種程式語言作為媒介、工具,C++在經過一些考量後是我認為能達成這個學習目標的最好語言

講個general的例子來比喻:學習用自然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無論是學習用中文、英文、日文...,現在重點是在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啊!無論學哪個語言,總會學到當中共通的一些概念,例如名詞、動詞(好比程式語言中的for迴圈、while迴圈、函數),有些概念和用法可能只在某些語言有、其他沒有,例如擬人化(好比程式語言中的物件導向,我猜的,這東西似乎不是每個程式語言都有)。根據這個概念,用A語言可以簡短表達的想法、用B語言搞不好得很冗長或甚至無法表達(沒這個字或基於文法限制);學過某語言再學其他語言易上手很多(例如德國人、法國人學英語)...,,這種事情可能也會發生在程式語言上吧

若我的學習目的除了Programming之外,還要順便得到C++的特定知識、技能,那顯然我在Codecademy漏了後者,但若沒刻意想學C++或特定哪種語言,那目前的作法是相對較佳,因為讀不下去什麼都不用講了是吧?我說現在談這是不是興趣、適不適合還太早,我想我是用這種觀點在看我學習寫程式,好比一個平常不怎麼運動的人突然想嘗試做點運動,也許是想讓身體健康之類的,假設他只有自己一個人,因此沒有同伴和環境的激勵效果(咦?這不是跟我剛開始慢跑時一樣@@),也沒有誰強迫他做運動,剛開始做總會感到不舒服,累啊、肌肉痠啊、喘啊、覺得無聊...,但當他(可能好不容易)堅持下來後,就會漸漸發現一些好處和樂趣,身體變好、每次運動完的成就感...,現在我寫程式就是還處在「練不到一下子就覺得無聊、或許累啊、肌肉痠啊、喘啊」這個階段,光說不練,那些不舒服的感覺是不會憑空消失的,只有不斷的、日積月累的學習才有機會,甚至進入另一個時期,但願我在學期開始前可以脫離第一階段,因為若拖到學期開始、修課的時候,往往會抑制、甚至破壞學習胃口和動力(當然課程的作業考試壓力帶來的強制提昇功力效果通常還算不錯,這我同意,不過根據個人經驗形成的價值觀,認為長遠來看這不是很好)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覺得一些商管或財經雜誌的內容沒有價值

為什麼(-1)x(-1)=+1、不定義分母為0的分數

科學和宗教似乎有本質上的衝突、一些讓我敬謝不敏的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