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一年來的社團和日常生活一些回顧
這篇會是對自己一年來的日常生活(讀書、休閒)、伙食團活動參與情況做反省和討論,對於不是和我很熟的朋友、社團學長姐學弟妹、或對我有興趣的人來說,這篇文章可能比較沒意思
我希望繼續像上學期讀線代那樣,找到一個自己會主動鑽研的東西、在當中獲得不少樂趣、結交到戰友、甚至它有機會讓我以後可以以此謀生,這不會憑空掉下來,但我覺得讓「被分配的工作」填滿自己生活,實現這希望的可能性好像沒有比較高
住進伙食團的緣由
有件事很重要但我很少和社團裡的學長姐講清楚過,那就是當初住進伙食團的動機,並沒有多崇高或想改變自己什麼的,純粹是因為宿舍沒抽到,然後又沒去外面找租房,已經八月底快開學了懶得再找,於是就問學長說可不可以住進來,現在看我當時處理住宿這件事的態度還真是輕率,不過還好最後是可以...
初期心態
講師和學長當初勸我們住進伙食團的話,現在看覺得有點過度強調了成長和收獲的一面,是很美好沒錯,但成長需要代價,過程會經歷什麼有點太輕輕帶過了,這代價就是透過付出時間心力投入活動、規劃、負起責任...,當然也可能是因我沒多問、問清楚、想清楚,才造成認知誤差,總之剛進來時完全沒意識,抱著住宿舍的心態,所以有段心理調適期還滿不舒服的
初期心態
講師和學長當初勸我們住進伙食團的話,現在看覺得有點過度強調了成長和收獲的一面,是很美好沒錯,但成長需要代價,過程會經歷什麼有點太輕輕帶過了,這代價就是透過付出時間心力投入活動、規劃、負起責任...,當然也可能是因我沒多問、問清楚、想清楚,才造成認知誤差,總之剛進來時完全沒意識,抱著住宿舍的心態,所以有段心理調適期還滿不舒服的
住進來一定要參加的活動
「研究班、法會、開伙煮飯。」我上學期參與很少,學長多次留言,下學期才比較多些,不過我的動機之一好像是為了達到學長的期望,學長幫了我很多,有種虧欠的感覺,可是平常沒什麼可以回報幫忙的時機,那達成他的期望似乎也是種回饋方式?甚至更擴大來看,這個社群幫助我,那我為它做點事情似乎也是應該的?學長希望我可以多參加、這個社群可以因為我的加入而更多了一點點運作的助力,基於這樣奇怪的心態,下學期有幾次活動就這樣過去了
價值觀和行為的不一致?
我在「科學和宗教似乎有本質的衝突」一文提到自己對宗教某些說法的一些想法,這大大影響了我對上研究班和法會的看法,我既然對輪迴、靈魂靈性、天堂地獄...抱持不確定和懷疑,那基於這些之上的各式言論,我就看不出有什麼意義和價值,這真的是很奇怪的衝突,心理一部分想回饋這個社群、達到學長的期望(上這些課),一部分又認為聽、讀這些玄論相關的東西沒什麼意義(不想上這些課),但結果我還是去了不少次,內容雖然不全是跟玄論有關的,但很大一部分是,可能到底哪件事對我比較重要我還弄不清楚、我不夠強力遵循自己的原則、或者我被人性本質中的不理性還是情緒給左右了?
「研究班、法會、開伙煮飯。」我上學期參與很少,學長多次留言,下學期才比較多些,不過我的動機之一好像是為了達到學長的期望,學長幫了我很多,有種虧欠的感覺,可是平常沒什麼可以回報幫忙的時機,那達成他的期望似乎也是種回饋方式?甚至更擴大來看,這個社群幫助我,那我為它做點事情似乎也是應該的?學長希望我可以多參加、這個社群可以因為我的加入而更多了一點點運作的助力,基於這樣奇怪的心態,下學期有幾次活動就這樣過去了
價值觀和行為的不一致?
我在「科學和宗教似乎有本質的衝突」一文提到自己對宗教某些說法的一些想法,這大大影響了我對上研究班和法會的看法,我既然對輪迴、靈魂靈性、天堂地獄...抱持不確定和懷疑,那基於這些之上的各式言論,我就看不出有什麼意義和價值,這真的是很奇怪的衝突,心理一部分想回饋這個社群、達到學長的期望(上這些課),一部分又認為聽、讀這些玄論相關的東西沒什麼意義(不想上這些課),但結果我還是去了不少次,內容雖然不全是跟玄論有關的,但很大一部分是,可能到底哪件事對我比較重要我還弄不清楚、我不夠強力遵循自己的原則、或者我被人性本質中的不理性還是情緒給左右了?
社團活動與讀書、達成個人目標的平衡
我承認,還有其他因素影響我參與意願,除了懶,還有就是與玩樂、讀書之間的衡量,後者我一直抓不到平衡點,有時候那形成一種逃避的藉口,說是要讀書、做作業、準備考試,去了圖書館也不見得真的有在做或是很認真做(心情跟讀書是很有關係的orz);不過從另一面來說,當沒特別有什麼功課要忙,那社團有活動還是學長姐叫我們做事,我們就去做,這樣就沒問題嗎?會不會有種自己在忙、雖然沒讀書但還是有在「做正事的錯覺」?一次兩次...,這方向真的沒問題嗎?我們在學校的課已經「被分配」許多功課,課外再多攬一些使自己忙碌,這確實是磨練,經歷磨練後會有所改變,比起沒完成什麼事,這樣至少好些?我不確定
我希望繼續像上學期讀線代那樣,找到一個自己會主動鑽研的東西、在當中獲得不少樂趣、結交到戰友、甚至它有機會讓我以後可以以此謀生,這不會憑空掉下來,但我覺得讓「被分配的工作」填滿自己生活,實現這希望的可能性好像沒有比較高
所以我在課業學習上的目標不夠明確、鬥志不夠強烈,而參與社團活動對這點無甚幫助,另外,我一直有種奇怪的認知,我想找到課業上跟自己志同道合、互相討論的夥伴(找不太到),這跟目前的生活圈、社交圈有關係,不是說社團的同學、學長姐怎麼樣,只是無法討論感興趣的(課業)問題是我的遺憾,因為這很有趣,我跟人的相處時間和相處對象需要做些調整,例如去修資工系、數學系的課,這樣才有機會改變現狀,不然大學四年下來連個朋友也沒交到,很可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