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課和修線代

最近常跟朋友聊到修課和未來規劃的一些事情,也剛好趁現在剛開學沒多久,整理一下想法

我因為在前一個學校的經驗,來成大時就抱定先試清楚水溫,再考慮要不要多修學分,以免死的很慘,後來發現這裡硬課密度低,倒是鬆散﹑沒組織系統的課不少,像是大一的統計學我覺得完全沒必要,到後來一堆只是背公式應付考試的內容,反而微積分和線性代數的內容應該多注重些,呃…,有點離題,這等之後再寫,我對這方面有很多不吐不快的想法

但我太晚才採取行動,大一升大二聽說數統是門硬課,二上只修16,這學期才開始多,想修一些數學系和資工系的學分,目前還不確定以後的走向,想摸索嘗試自己對幾個科目的感覺怎樣,但又擔心火力不夠集中,到時連個專長都沒建立起來,變成四不像

之前說過,我想在大學裡培養自己(數學)理論的基礎和實務解決問題的能力(程式功力),我沒有通盤明確的計畫,現在就只是打算線代先讀紮實,對統計或資工都很有用,另一方面,Friedberg這本線代滿偏重理論,對訓練邏輯也挺有幫助,這是學習數學理論的部份

但學程式我幾乎沒什麼進度,也不清楚要怎麼自學比較好,我認為其實只要腦袋清楚,數學是很容易自修的,挑本好的﹑適合自己水平的教科書直接讀就可以了,但程式?也許是我沒真正埋頭進去學,抓不到竅門,可能還是去修課比較好,之前老師推薦我可以去修看看演算法,我得研究看看

不確定我這樣的想法對不對,若我鎖定資工的某子領域學習,憑著相關的數學知識和數學訓練培養起來的一定程度邏輯能力,有多少機會贏過資工系出身的?有讀資工的可剖析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覺得一些商管或財經雜誌的內容沒有價值

為什麼(-1)x(-1)=+1、不定義分母為0的分數

科學和宗教似乎有本質上的衝突、一些讓我敬謝不敏的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