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自己未來缺乏計劃性

我對自己的未來缺乏計劃性,這裡「計劃性」指的是,例如:認為某職業行業較有前景,選擇相關科系就讀、努力使自己達到進入該職業的門檻

到目前為止,我常常都是憑著感覺好惡、短期誘因或壓力,來選擇、決定要不要做某件事

考大學選系,大概是我「較獨立地」對自己人生做出的第一個重要選擇,雖然第一次剛開始沒多久就極不順遂,不過它作為了我讀書心態改變的起點

而後來到了這裡,諷刺的是,我現在反而嚮往之前的環境:有為數不少的geek,nerd、討論風氣…,近兩年來我才發現討論的樂趣和好處,可是這裡目前的機會似乎不多

我在第一次時實力不足,認為自己無法通過考驗而退場,沒享受到多少當時環境、風氣的好處,後來我才發掘出自己有某方面的一些特性,實力也提昇一定程度後,察覺之前的環境似乎就是培養這些特性(geek特質?)、能力(數學、程式?)的最好,但那時我已在這裡了

我在上學期某次看到朋友的動態後,聯想到可朝一個方向努力:培養(數學)理論的基礎+解決實際問題需要的程式功力,雖然這還是很籠統,不過至少勝過完全沒想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覺得一些商管或財經雜誌的內容沒有價值

為什麼(-1)x(-1)=+1、不定義分母為0的分數

科學和宗教似乎有本質上的衝突、一些讓我敬謝不敏的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