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己為什麼習慣慢跑的一些思考


說到每天跑步,有人會感到佩服。有時候有人會說我「意志好堅強」。能被人誇獎當然高興。總比被貶低要好得多。不過我想,任何事情都應該不只是意志堅強就能辦到的。世間並沒這麼單純。老實說,我甚至覺得每天持續跑步和意志強弱,好像沒什麼關聯。我能這樣持續跑步二十多年,畢竟是因為個性適合跑步。 至少因為「不太痛苦」。人這種東西,生來似乎就是喜歡的事情自然可以持續下去,不喜歡的事情就無法持續。其中可能和意志之類的,稍微有一點關係。不過不管意志多堅強的人﹑多好勝的人,不喜歡的事情終究沒辦法長久持續。還有就算做到了,對身體應該反而有害。—《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我也想過類似問題,一年多了,我一直每隔幾天就去跑步的動機是什麼?(去年暑假除外,當時左膝跑沒多久就會莫名的疼痛,因此那兩三月沒什麼跑步)我是如何持續的?記得一開始的想法只是覺得身體很虛弱,需要運動﹑鍛鍊,當時休學中,沒人可以一起打球,想到一個人就可以從事的運動有:慢跑﹑游泳﹑健行,獨自一人去游泳很無聊,進游泳池又要錢;健行的運動量是三者中最小的,但對這時候的我可能還滿適合的,所以就採取健行﹑慢跑隔天交替,雖然這同樣是自己一個人,但大概是因為比較熟悉過程中的感覺吧,高中時跑過6次8.9k,我不會排斥那種經驗,甚至對跑後體力的增進感到有些高興,於是就這樣開始跑了。

這是初始動機,不過好像還是不足以解釋為什麼可以持續一年多這樣做,回想我每次去慢跑前到底在想什麼,好像是「啊,時候到了,該去跑步(或運動)了。」之類 的;如果天氣糟糕還是其他原因無法跑,會覺得「糟糕,這樣得延期,嘖嘖…,真麻煩。」我好像幾乎沒有遇過倦怠狀況,就是有不想去跑步的想法,「今天心情不好,不太想去跑步。」這類想法很少發生,從那時候到目前為止,每隔幾天去跑步或運動一次對我似乎是很自然的,偶而超過五六天以上沒去的話,我就覺得自己體力變弱﹑代謝變慢,思緒也受到一點影響,這個「若不去跑就會有負面感受」可能是驅使我的動機之一。

我認同作者講的,任何事情都應該不只是意志堅強就能辦到的,至少我跑步不會覺得太痛苦,還能感受到一些滿足,也許對某些人來說,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在那裡跑那麼久實在很無聊﹑跑完腳很痛﹑喘的要命…;又或者,對這種「競爭較不激烈」的運動不感興趣,慢跑無法帶給他們在團隊裡的那種感覺…。所以他們對慢跑很自然地不怎麼會接觸,更遑論對它產生出某種堅持了。

老實說,慢跑過程帶來不舒服的感覺應該比玩球多了些,剛開始練的時候也許容易喘或腳痠,等到跑較長距離的時候,我自己的狀況是膝蓋有時會有一點點痛,如果是 休閒玩球類運動,在體力範圍內﹑不受傷的話,過程中大概是不會覺得有什麼不舒服的,但要慢跑,喘﹑腳痠﹑甚至腳痛,就是免不了的,但跑完後身體的舒暢感和體力的增進感,也是玩球不容易體會到的(當然了,玩球可以體驗到自己對一項球類技術的進步,這是慢跑難體會到的),不同偏好的人會選擇不一樣的活動。

而我呢,老實說不像作者對與人競爭那麼不感興趣,玩一些球類我還是能從較勁中體會到樂趣,國中那時候一個禮拜三四節體育課,跟同學一起打籃球﹑踢足球的日子我還是很懷念。但自從高中後我的人際關係沒什麼發展,不常和人在課外時間去打球,我覺得沒有認識的人一起玩球很無聊,所以也不會自己主動跑到球場去,就變得幾乎不太會去打球了。

鬥牛會因為沒有其他人而組不起來, 可是慢跑,本來就是獨自一人在從事的活動,只要有場地和鞋子,不會因為沒有其他人而不能跑,除非習慣跑步都要和人一起跑,不然基本上是很個人的,能漸漸習慣慢跑,或許跟高中那段時期狀態的轉變也有些關係吧。

留言

  1. 之前在fb說你高中讀數學???甚麼習慣的???你還沒回文耶!!!而且那篇好像刪掉了??

    回覆刪除
  2. 非同道中人不知箇中滋味~
    沒錯,我說的是數學

    我覺得我從高中以來的一個習慣好像變成一道枷鎖,我被制約了,感到痛苦

    你還沒回我= =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覺得一些商管或財經雜誌的內容沒有價值

為什麼(-1)x(-1)=+1、不定義分母為0的分數

科學和宗教似乎有本質上的衝突、一些讓我敬謝不敏的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