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想著贏過別人到追尋狂熱
在學校裡有一種人,靠著成績上贏過別人來建立自己的信心和驕傲,對他們而言讀書為什麼重要,是為了成績和名次贏過別人,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好處,同學、老師、親朋好友的關注目光、可以申請獎學金…,靠這樣方式來證明自己。
我過去也是這種人,但我自認為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從高中開始,我的考試名次很少到前三名過,說實話,我沒拚全力去爭取成績、名次,拿不到也算相當正常,在目前這樣算分數的規則下,要拿名次就得各科都有一定的分數才行,因為是「各科平均」,在一個科目表現突出是多少有點幫助,但不大,到大學依然如此。
但有些事在改變,以前我相當注重成績,對於攸關分數的考試不敢放過。但我現在對於不太感興趣的科目幾乎不想碰,逼不得已必修的,我會想應付過就算了,但是對於覺得相對比較有趣、想嘗試的東西,例如:數學,我會盡量做的更好一些,花時間查資料、上課、想,從中獲得樂趣,這是我過去不常體會到的,而現在做的這些事就算對成績沒什麼直接幫助,我也不覺得有什麼明顯的壞處。
對於一開始提到的那種人,大部分,我沒有任何情緒或批評,但是極端一點的,我自己過去可能也有點這種傾向,那就是自滿。
在一個小圈圈贏過其他所有人,就變得志得意滿、不求更大的進步,然後繼續以贏過其他所有人為樂和維持自己的信心,至少我覺得是非常可悲的。
以前在個小池塘自己好像算大隻的,到了大海後才發現比自己大的多的是。那時候到清大時有種眼界一開的感覺,碰到的很多人都比自己厲害,好像到了「新世界」─在那裡被電的意思,當初心態和價值觀還沒改變,以往建立信心的基石不再支持著,我的自信分解潰散了,那陣子我感受到某種過去未曾體會過的痛苦,大概是我距離精神病最接近的時候了。
如果不是現在的課程內容還有適量的數學,我真的找不到自己讀書的理由和動力。
我過去也是這種人,但我自認為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從高中開始,我的考試名次很少到前三名過,說實話,我沒拚全力去爭取成績、名次,拿不到也算相當正常,在目前這樣算分數的規則下,要拿名次就得各科都有一定的分數才行,因為是「各科平均」,在一個科目表現突出是多少有點幫助,但不大,到大學依然如此。
但有些事在改變,以前我相當注重成績,對於攸關分數的考試不敢放過。但我現在對於不太感興趣的科目幾乎不想碰,逼不得已必修的,我會想應付過就算了,但是對於覺得相對比較有趣、想嘗試的東西,例如:數學,我會盡量做的更好一些,花時間查資料、上課、想,從中獲得樂趣,這是我過去不常體會到的,而現在做的這些事就算對成績沒什麼直接幫助,我也不覺得有什麼明顯的壞處。
對於一開始提到的那種人,大部分,我沒有任何情緒或批評,但是極端一點的,我自己過去可能也有點這種傾向,那就是自滿。
在一個小圈圈贏過其他所有人,就變得志得意滿、不求更大的進步,然後繼續以贏過其他所有人為樂和維持自己的信心,至少我覺得是非常可悲的。
以前在個小池塘自己好像算大隻的,到了大海後才發現比自己大的多的是。那時候到清大時有種眼界一開的感覺,碰到的很多人都比自己厲害,好像到了「新世界」─在那裡被電的意思,當初心態和價值觀還沒改變,以往建立信心的基石不再支持著,我的自信分解潰散了,那陣子我感受到某種過去未曾體會過的痛苦,大概是我距離精神病最接近的時候了。
如果不是現在的課程內容還有適量的數學,我真的找不到自己讀書的理由和動力。
我一開始讀數學的動機可能是因為這是我稍微拿手一點的,比較有機會贏過別人的,但也沒說很行,記得我高一有一次拿《徐氏數學》在想,想了一小時多連一題也解不出來,自己覺得很難過,還流眼淚了呢,後來我都採取「讀課本為主、只算出版商送的題目本」來學數學,我高中有幾次數學期中考考的很差,但我還是繼續照這種方式學數學,想想這樣也許反而好,高中的題目有一些是「算術問題」,實在不值得耗時間在上面,簡單講,我覺得當時自己數學其實也不怎麼樣,可能只是稍微小聰明吧,不過當時解一些課外題目,還算是有些樂趣,我體會到的樂趣高峰大概就是高三考AIME那次了吧。
關在一個教室裡三小時,想15個問題,用到的數學不超脫高中範圍,通常不需繁瑣計算,真的是非常有意思,那是精神上的馬拉松賽,思緒要全神貫注,解出問題時心裡的滿足感,只有同道中人可以體會,這也是對我們最大的獎賞,我當初會跑到理學院去,這個經驗大概也是一大助因吧。
想想其實在理學院的那兩個月,雖然短暫,卻也是使我思考和學習數學具該有的一定秩序,雖然人人都能想那些有趣的問題,但要更深入,就得學習新的數學內容,自己學習數學的方式實在有問題,套句老師講的:用自己的感覺在學數學。就是不夠注意定義、定理,沒把它們當一回事,這樣下去會有很大問題,我雖然後來離開了,所幸後來至少有把這習慣建立起來。
我已很久沒感受到之前參加AIME的那種「爽度」了,偶而想一些問題還是會有,那種感覺是難以言喻的,得親自下來玩過才知道,我可以確定的是,它會激起你對事物的狂熱,促使你再去達到那種感覺,有點像毒品,但你在獲得那種感覺之前得付出相當大的努力,得到什麼程度不知道,不過就是這樣,我只能說它值得這麼做,進入這種狀態或循環後,什麼贏過別人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它本身就是最大的獎賞,也是動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