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想什麼&最近在做什麼

這篇文章算是對最近的一點回顧,也順便寫給我爸媽看的,因為有的事情很難在短短幾分鐘的電話時間內講清楚,然後這些事情又非常重要,非得好好說不可

我媽質疑我的一些點
其實想朝資工去的念頭不是最近突然冒出來的,在今年寒假前後或更早就有了,只是一直到這個暑假才開始學c++、這學期才跑去資工系修課(讓我爸媽不能理解的是我把系上必修課退掉這件事),那為什麼我學程式語言和資工的東西呢?這就是最難講的一點,我媽質疑我這樣不就又重新開始了嗎?這兩年不就又白學了嗎?下次遇到困難是不是又要(用轉換跑道)來逃避了?你能畢業嗎?那你之前跑來統計的初衷是什麼?你當初怎麼不去念數學系?

讀統計系的初衷
有點害怕回理學院(繁重課業+普物),重考想選一個不會讀到物理和化學,但跟數學相關的科系,在事先調查不足和考慮不周的情況下來到這裡,第一年讀起來跟預期的沒有差太遠,除了因應管理學院而開的經濟學、後來都只能靠背應付考試的統計學、教的鳥鳥的計概,微積分和線性代數這兩門還算我心目中的「數學課」,只是理論就沒談的深入;大二時有了兩門因應統計系屬於管院而開的兩門必修課:會計學和管理學,另外兩門是數理統計和程式設計,學統計基礎理論和統計界常用的語言R,這時回想,那學期完全是靠後兩科撐下去的,會計學和管理學?嘖嘖…明顯不是目前的我想學的東西,應付的痛苦和不愉快不在話下;二下沒了管理學,多了抽樣調查和迴歸分析,我感覺有點不太對頭,這兩科都是談應用方法的科目,著重在用,原理不怎麼講,跟我心目中的數學課(定義、定理、循序漸進的解釋、證明)相差甚遠,我這學期修了數學系的線性代數一,是我花最多時間、讀的最認真的科目了,花在其他科目的時間全部加起來也遠遠不如花在線代的時間,看了app記錄,大概有快150小時吧,相形之下,我之前比較認真的數統在這學期讀的時間也少很多了

從另一層面來看我的學習狀況,就是討論的夥伴和討論風氣,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想到這兩點,我認為它們對我學習動力很重要,我來到統計系,說真的剛開始上課沒多久,我就覺得這裡的氣氛跟我的質不合,怎麼說呢…,異常聒噪,感受不出對學問的追求、討論,流漏出興趣或熱忱,充滿吃喝玩樂的氣氛,不過還是有遇到幾個聊的比較投緣的同學,一個對學數學還算有心、一個是電腦硬體狂熱玩家(這麼稱呼他應該不為過XD),可是前者轉系了,後者大一後就休學了,好像沒回來,同系的夥伴、朋友可以一起討論共同學的科目、解決問題,這提供的助力很大,尤其是一些比較麻煩(麻煩的標準因人而異)或需要小組合作的課,二上的程式設計、會計學和二下的線代,我就有受到討論的不少好處

打從來這裡一開始我就沒什麼討論的夥伴,一上的計概、二上的程設和會計,那都是短暫的,集結比較熟、想要過這門課的同學,考試一結束基本上就散會了

我當初大一大二覺得不對頭的時候怎麼不採取行動呢?嗯,我現在也搞不懂大一那時安於現狀、不怎麼調查和思考未來的心態(其實我現在做的調查也還不夠,但好歹有開始收集關於研究所和出路的一些資料),可能覺得成績應付的還可以,學起來也沒特別厭惡,就繼續這樣下去也沒問題吧?到大二有幾個科目學的很無言加上和爸媽的幾次對話後,我才比較思考未來出路和自己真的會去努力完成的目標是什麼,還有繼續待在這個系會面臨哪些課程,也是到沒多久前我才徹底弄清楚畢業、資工輔系、轉系的標準是什麼,可以看出我對此的漫不經心到什麼程度了,一路上來大學之前好像都被人安排的好好的,似乎導致了自己的計畫能力很差

我能畢業嗎?
如果要拿到統計系的畢業證書肯定有不小障礙,因為要把必修學分拿到,還有修過一些系上開的選修課(系上最多承認15外系學分),這些(大部分是管院相關的)課沒什麼我想修的,如果當初我有好好注意畢業規定和要修什麼課,我可能可以做出更明智的決定,當然了,現在說什麼當初如何如何的假設性問題也無法改變現狀,只能記取教訓避免再犯類似錯誤

我能理解我媽會問我畢業問題,這裡是台灣,尤其現在滿街都是大學畢業生的時代,沒大學學歷要怎麼找工作?普遍大部分人的思維是這樣,學歷是跟工作有一定掛勾的東西、敲門磚、一種指標,別人不認得你這個人是誰,至少認得你讀的學校和科系,看到XX校系出來有某種品質保證,老老實實照著這個模式走、取得學歷然後找工作,是最安全、保險的路了,我如果不這麼走,又有什麼本事可以生存?

澄清一下,我沒有不要大學學歷,我現在還沒有那個膽跟實力,只是統計學士我真的是不怎麼想拿了,要再修幾十個無心修的學分,痛苦的混過、再浪費一兩年,也許會除了最後拿到的畢業證書外沒有任何收獲,這點我滿確定的,看看低空飛過管理學、會計學、迴歸分析、抽樣調查後得到了什麼?什麼也沒有,統計方法和相關的程式語言沒學好,就算混到了文憑,出去了也做不了需要統計專業的工作,到頭來,我被拿到社會現實的尺度衡量下,跟很多人一樣,是很容易取代的,通常這代表只能做秏體力、瑣碎、無聊且薪水低的工作,這絕對不是我跟我爸媽樂意見到的情況

下次遇到困難是不是又要(用轉換跑道)來逃避了?
清大休學那一次可能真的是用轉換跑道在逃避,但這次我不曉得是不是,我二上學期末打算讀線代,寒假第一天開始讀,然後每天盡可能至少都讀一兩小時,過年那幾天也一樣,雖然很少,但好歹有持續累積,我從中學上來的學習被動劣根性還沒完全去除,可是我這次讀書顯然不是因為作業還是考試壓力而讀,是自己想讀而讀;暑假學程式語言也一樣,只是這次狀況比較差,到剩幾個禮拜要開學了才比較進入狀況

這兩年不是又白學了?
東西如果有踏實學,絕對會有些痕跡留在身上,我不覺得微積分和線代是白學了(我指的是上清大微積分ocw和自讀線代的那段歲月),雖然現在有些內容忘了,但讀內容、寫證明的過程養成了一定的邏輯分析能力和態度,這雖然對找工作沒什麼直接作用,但對學一些有系統、條理、需要邏輯的新科目有不小幫助,白學、浪費時間的應該是那些無心學但規定要修的科目才對

重新開始?
我承認我是程式語言和資工的新手,雖然有超出程設老師教的進度,但我自覺練習寫程式的時間和效率還不夠

我遵循一些生活原則:白天不上fb(最近有點犯規…)、盡可能十一點多就睡甚至更早,目的是不把精華時間浪費在不對的事情上、白天維持好精神,可是這好像還不夠,我較短的時間空檔(<40m)利用不佳,我認為這種時段不適合拿來寫程式或想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因為可能在想出答案或有一定進度前就被迫中斷,留到下次要進入狀況要費一點時間,可能是我不喜歡那種被中斷的感覺吧,那我在這種時候要做什麼?讀文、打文、練日語五十音?總不能白白讓它流掉

剛剛跟學長吃晚飯聊天,有想到其實還是可以讀書─讀程式語言的語法,這種東西偏記憶性,像英文文法,一次大量看過去不是學這個的好方法,記不住,需要搭配實際操作印象才會比較深,我可以利用瑣碎時間讀一點讀一點,在有長時間可以用的時候,例如晚上或週末,再試試新學到的語法和指令,因為內容已經讀完,也順便可以練習寫章末的練習了

還有我想對最近上課狀況做點反省,這點就留在下篇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覺得一些商管或財經雜誌的內容沒有價值

為什麼(-1)x(-1)=+1、不定義分母為0的分數

科學和宗教似乎有本質上的衝突、一些讓我敬謝不敏的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