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手塚治虫展

好久沒在部落格PO文了,距離上篇到現在中途其實有好幾篇文章,但都夭折了,不曉得該怎麼結尾,或是寫到最後變成文義不明,算是遭遇瓶頸吧!

今天寫的是篇日記,不過我想先從心情歷程的轉折講起。

心境轉折

媽 媽之前在聊天時常提到她很想去看「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她有學過幾年國畫,對這方面的文藝東西很感興趣,最後確定是9/2禮拜五這天要去,讓我很難抉擇的 是,我平常都跟一位好朋友一起讀書,開學日將近了,我更不想喪失任何一起學習的機會,但跟媽媽和妹妹一起出去看展覽也很難得,實在不知該怎麼辦才好,我朋 友下禮拜一9/5就開學,本來預定9/4南下,但因為宿舍搶不到,所以得在外面租房,必須提早下去,他剛好也決定9/5這天下去,原本取捨的問題就消失 了,我終於可以毫不猶豫的跟家人一起去看「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我 也很久沒看展覽了,藝術人文的東西更是在高中畢業後就很少接觸,在學習上有點「偏食」啊,所以這也是個好機會,清明上河圖是描繪市井小民日常生活的畫,是 很具體、貼近現實的東西,就算是我應該也看的出一些趣味才對,我們早上九點到,人潮還不多,買票+排隊大約快二十分鐘就進入館內了,聽服務人員廣播說,前 頭是靜態不會動的《清明上河圖》複製品和簡介,建議可以先到裡面看「會動的圖」,再回過頭來,所以我們就先到裡面,實在是嘆為觀止,整個屏幕全長有一百多 公尺,高度則大約六公尺,算是很巨大了,也因此畫中人物可以很精緻的呈現,可惜家裡沒有好的相機,只能用妹妹的手機拍些照片了,以下是一段影片連結和我拍 的照片,大致可以看出「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是多麼「生動」!

 


《清明上河圖》經典的虹橋場景


抱歉這張有點不清楚,我拍下這張是因為覺得有趣,右邊那個老兄大白天在豪飲啊!@@


夜景,江上的月亮倒影,這也是做成動畫有趣的地方之一,可以呈顯當時人民晚上的生活


清明上河圖其實有三個版本,此版本是北宋張擇端所畫,描繪的是宋朝首都開封,我記得高中歷史課本寫唐宋時代夜市開始興起,所以人們的晚上生活就豐富許多了

心得

在欣賞的過程,我想起高中國文讀過一篇課文,節錄朱光潛的一段文章,課本下的標題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主旨是「人們對於有一定距離的事物─像是古董、異國風情、或是回憶...」都能感受到「有種美」!而《清明上河圖》描繪的不過是宋朝人民的生活罷了,我們現在也是在生活啊,為什麼就不覺得有什麼美感呢?每天柴米油鹽的,當時的人們也何不是如此?這之間的差異就在於「現實利害關係的羈絆」, 我們欣賞「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因為脫離了平常現實食衣住行的那種框架思考,也跟當時人所處的現實有一定距離了,所以就能看出他們生活的樂趣,根據這樣的論點,我們日常生活如果可以像欣賞《清明上河圖》類似的態度,應該也就不會覺的生活苦悶或總是身陷利害關係之中了。

朱光潛的該篇文章可參考下列連結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手塚治虫展 
 
這 天下午我們還有到中正紀念堂看「手塚治虫展」,手塚治虫人稱「漫畫之神」,他對日本漫畫界影響巨大,啟發了無數的漫畫家,幾乎可以說,如果沒有手塚治虫, 我們現在很難欣賞到日本來的那麼多精采的漫畫了,不過關於他的作品,我只知道「怪醫黑傑克」、「原子小金剛」和「海王子」。怪醫黑傑克之前動畫曾經重播, 有幸看過,大家不曉得有沒有聽過這位「脾氣怪異」的天才外科醫生?他常常向病人索取天價的醫療費,但他其實不是那種死為了賺錢的醫生,他也會替窮人免費治病,這讓人思考「那一輩子也賺不到的錢」和「生命的價值」究竟誰高誰低?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                                          怪醫黑傑克與他的助手皮諾可


至於「原子小金剛」,我好像不曾看到電視重播過;「海王子」我聽媽媽和阿姨說他們小時候常看,那個年代就有他的動畫了,也可見手塚作品的影響是如此大
原子小金剛的誕生                                      馳騁在大海上的海王子


展場展示手塚所有主要作品的手稿,相當珍貴,我當時不太了解為什麼禁止拍照,後來媽媽講了一些可能原因,我也才恍然大悟,其實就跟文物一樣,拍照的閃光燈會縮短保存的壽命,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很多博物館也都是乾脆禁止拍照,逛完展場後,我對手塚作品印象最深刻的一點就是「畫面乾淨簡潔有力」,很清楚的呈顯想表達的主題,目前時下很多漫畫,我感覺有時畫面太片斷或太花,讓人摸不著頭腦,或者這是我自己的問題?

 今天收穫實在不淺,也好久沒跟家人一起出來了,玩的很高興,我就以最近領悟到的一小段話做結尾:因為把握當下,所以沒有遺憾。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覺得一些商管或財經雜誌的內容沒有價值

為什麼(-1)x(-1)=+1、不定義分母為0的分數

科學和宗教似乎有本質上的衝突、一些讓我敬謝不敏的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