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教育應該不一樣,學習也是!
昨天晚上殺到宜蘭誠品,本來想找本精彩小說帶回家,度過這漫漫長夜,到奇幻小說和推理小說區,卻都沒找到比較合胃口的,好久沒感受到那種閱讀的興奮了,被書的內容吸引,會一直想讀下去的那種感覺,之前看到《龍紋身的女孩》似乎風評不錯,我也有翻了一下,以前的我滿愛看這類小說的,但是現在的我看不下去,不曉得為什麼,到底有什麼書可以吸引我一直讀下去的呢?
後來漫步到科普書櫃,大約算起來,放的書不到兩百本吧,裡頭我比較感興趣的《數學是什麼》,分上下兩本,不過一本有點小貴,打折起來也要三百左右,而且今天來的目的主要是找休閒書的,它比較適合用來研讀而不是消遣,改天再入手好了,對學數學的我應該滿有啟發性,我後來有仔細注意一下,其實當時書店內還滿多人的,但過了那麼久,就是沒人到科普書櫃那裡翻書@@”,有點小感嘆。
不知不覺已經九點了,想趕快決定買哪本書回家享受,我想起之前注意滿久的一本書《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巴菲特合夥人出的書,我找到了它,沒想到還滿厚的@@,大約翻了內容在說些什麼,的確是除了投資想法之外,也包含不少查理本人的人生哲學,算是一本值得入手的書籍,但我想到今天的目的,還是先繼續找合我現在胃口的書。
《拒絕聯考的小子》,我腦裡突然迸出了它,但我逛了那麼久似乎都沒看到這本書,就向店員詢問放在哪,沒想到就在大門一進來的推薦書架!拿來翻了一下,有點小失望,不是書不好,只是不合我現在的感覺,就是不會讓我有想把它看完的動力,這樣書買來也只會擱置著,沒什麼意義,後來看到它旁邊放了《教育應該不一樣》,看彭教授的文章和我關注的另一個部落格都有提到這本書,看了內文,我想自己應該會「好好讀它」,所以就決定買下這本書了。
前面其實都算是我的日記吧!現在才進入正題,昨天回到家後就看這本書看到快十二點,今天中午又花了一點時間就把這本書看完了,書裡對教育深刻的觀察,從些一針見血的比喻看的出來,序言一開始就講到,台灣的政府官員像是參加綜藝節目機智問答的來賓,頭上有個氣球不停脹大,隨著時間越來越緊迫,台上者只求趕緊應付了事過關,只要氣球別在自己還在位時爆掉就好,這比喻實在是太貼切了啊;另外還有一個章節的名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就是「只有創意和實力才能面對高學歷通膨時代」,台灣不只經濟面臨通膨問題,連高學歷也在通膨啊!換句話說,就是學歷越來越不值錢,從前大學錄取率不到三成,到現在接近百分之百,每個人都可以上大學,大學畢業不再代表什麼,只是大家都有的一個身分,那花費那麼多時間和金錢,這一切到底值不值得呢?
我想先從自己的經驗來反省一些事情,自己算是有能力進國立大學的學生,但我在高中三年的學習經驗裡,我找不到我非常投入的事情(我對數學還沒到「非常投入」的境界),我承認,這問題有部分是自己的責任,而跟所處的環境也有一些關係,雖然宜中已經算所滿自由的高中,但畢竟是高中體制,學科範圍就是注重在智育,我對他們是不排斥,但也沒有說很熱愛,數學是裡頭相對我覺得比較有趣的學科,所以我才會在這次重考機會依然選擇跟數學有相關的統計系,有些事情至少是比較能確定的;而不回理學院的原因,那裡的確是學數學的一個好環境,但當時待在那裡的感覺有時候讓我覺得很不好,課業壓力讓人擔心自己的成績都來不及了,哪還有餘力體會數學世界的美妙,現實問題把學習的趣味都破壞了,其實那些書也不是真的那麼硬梆梆、死板板的,把其他的外在因素全部拋去,單純的研讀一門學科,就會發現它的樂趣,這是我最近的心得。
嚴長壽在書內也批評了台灣的考試制度,好像一路到哪裡都要考試,升高中、升大學、公務員、當老師…,我們也知道,考試可能考的出專業知識的程度,但態度、人格、熱忱…等等也有太多東西是考試考不出來的,現實有個現象值得我們思考,為什麼許多人爭著考公務員?是真的想做這個工作嗎?還是只是為了個「鐵飯碗」?從某種角度看,其實公務員是個非常重要的職務,國家的資源用在這些人上面,無非也是雇用人才來為國家效力,讓政府能做的更好;反觀自己,我以前也會常會抱怨這個制度是多差勁怎麼樣的,但這是既定事實了,與其個人成天埋怨,不如好好努力,弄清自己的定位,不然就是想辦法做出實際貢獻來改變現狀,這樣才比較有意義。
「只有創意和實力才能面對高學歷通膨時代」。其實這個標題已經清楚告訴我們這輩年輕人的方向了,無論讀什麼書、做什麼事,都不忘重點是培養自身的實力,或是展現自己的創意,投入當下,慢慢找到屬於自我獨一無二的路,未來才有可能發光發熱,雖然是老生常談,但總是特別有道理。
自己休學也過了半年了,再三個月就要回到大學生身分,這段過程的努力不會白費,我期許自己能專注在學習上,培養好基礎能力,不要再盲目隨著考試起起伏伏,對於下定決心做的事,盡力完成,我相信自己會更好。
勇往直前。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