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和科學的一些基本差異(國文期中報告)

探討動機

如何知道那些宗教說法
歸納、演繹和物質知識的力量v.s宗教提出說法的態度
科學和宗教,核心的部分都是一種信仰,但差別很大
科學和宗教所接受的推理原則不同
宗教的說法為什麼深植人心、綿綿不絕?
以「倖存者受到保佑」這個例子為例說明

我家信仰的宗教、科學、數學都是對我影響不小的事物,宗教塑造了我某些生活習慣和道德價值觀,而在我學習後兩者的過程,思想有些改變後,我發覺一些問題,宗教和科學似乎有本質上的衝突,在我的認識裡,宗教通常不鼓勵討論和懷疑,常常是灌輸教義和經典上的觀念;但科學和數學是很注重懷疑和檢驗的,對未經檢驗的說法(假說)會先採取不確定的立場、認為它們尚待檢驗,這些都是態度上很不一樣的差異,而因為我家信仰的宗教、數學都對我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試著探討它們有什麼矛盾或衝突,對我是很重要且有趣的問題

我如何知道那些宗教說法的?
大約是大一以後吧,我開始對一些從小聽到大的說法感到空洞和懷疑,六道輪迴、天堂和地獄、靈魂靈性、前世...,我怎麼知道這些? 聽別人說、看一些書上這麼寫 ,久而久之就接受了,但它們沒辦法用肉眼或儀器直接得到,那它們到底是怎麼來的?似乎是一些「悟道者、聖人」提出的,不曉得他們怎麼知道、想到、或觀察到的,也許是看到春夏秋冬、生老病死、花開花落...等等這些現象有規律性,因此認為生前和死後也會有某種規律存在,於是想出一套「潛規則」,宣稱這規則在無形中主宰了我們的人生、還有生前和死後 

我認為,我們所具有的宗教觀念和鬼神觀是「被教育」的,例如當時荷蘭人尚未殖民台灣時,島上原住民顯然不知道耶穌基督是什麼,聽都沒聽過,直到後來被荷蘭人「教導」以後,才「認識」了耶穌基督,一代傳一代,也使得後來的子孫們都信仰這一套

我們會怎樣看待下面這個說法?
若說世界上存在一種人,他的身體平常跟我們一般人一樣,但可以變成火焰、然後又可以從火焰變回肉體,你相信嗎?根據經驗歸納,過去把人或其他哺乳類動物的身體放在火焰附近只會灼傷或得到烤肉,「身體→火→身體」這樣神奇的轉換過程,至少肉體和火焰有接近的時刻吧,那這個人如何避免自己不變成烤肉或灼傷的?又或者根據物理知識,火焰是物質燃燒的過程讓周圍的空氣離子化,從氣體變成電漿所造成的顏色和形狀,換句話說,從身體變成火焰,就等於是讓身體變成離子化的空氣,然後再從離子化的空氣變成身體,很可能已經違背質量守恆

歸納、演繹和物理知識的力量 v.s 宗教提出說法的態度
首先,雖然宗教講的東西跟上一段一樣都是「說法」,一個差別是後者可由實驗和物理知識去檢驗,而前者有許多不行,物理知識是我們目前對物質世界的片面或某種角度的了解,但它的詮釋在特定的物質範圍內相當正確和有效,有了這些知識,知道物質現象裡什麼事情可能發生、什麼不可能,也就比較不會盲目相信或被欺騙,像上一段這說法大概就沒什麼人會相信吧,無論是根據常識歸納,或物理知識來看 (質量守恆 ),都會得到那種事情不會發生的結論

反之,宗教對物質世界的觀點倒是有許多知名的錯誤或訴諸神秘,例如: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世界是平的、太陽繞地球轉、黑死病是上帝降下的譴責、上帝用泥土塑造出人...等等,提出這些說法以後,宗教人士常常不會去懷疑或嘗試驗證這些說法的正確性,提出來就算了,接著就是把它們灌輸給信徒,這點跟科學的態度大相逕庭

科學和宗教,核心的部分都是一種信仰,但差別很大
這學期上「科學的邏輯─以生物學為例」這門通識課,前幾堂課老師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科學是一種信仰嗎?」老師認為是,因為有幾個問題是生物學家束之高閣、不去問可不可以證明或對不對、但卻是生物學發展的基礎:

1.普遍感官所認知的物質為真
2.凡是生命現象皆有物質原因
3.時空穩定而且正向連續
用數學或哲學的語言來說就是「公設」,把一些事情當作不證自明、我們共通所接受的知識推論基礎,換句話說幾乎是無條件相信它們了,也就是信仰;而宗教的說法對信徒來說是理所當然、他們所共通接受的教義或精神,例如上帝、靈魂...,也是一種「公設」─無條件相信的事情,只是範圍限定在信徒之間

科學不同學門的公設也不同,生物學和天文學的發展完全奠定在觀察結果、實際存在的物質上,但物理學則未必,也因此有些物理學家提出的理論其實是目前的實驗尚無法驗證的,數學也是一樣,近一百年來的發展高度抽象化,所探討的問題未必是從現實現象出發的;到目前為止有幾點確定的是,科學的公設和宗教的公設有極大的不同,科學的公設如上所述的幾個例子,而宗教的公設(核心的、共通為信徒所接受的事物)多是關於生死、道德或神的,例如:六道輪迴、業障、上帝...等等

科學和宗教所接受的推理原則不同
當基督徒聽到牧師跟他們說「上帝說世界是平的」、「上帝用泥土造人」,他們也許就相信了,原因是這些是上帝說的,但對科學家而言,「上帝說的」不是一個有效或可接受的理由,世界、地球、人是實際的物質,科學家會用觀測、分析它們的組成來判斷那些說法是不是真的,這基本上就是生物學、天文學這類發展完全依賴觀察實存物的學門的態度

某些宗教的信徒會用前世今生、因果報應、輪迴、上天的考驗...這些觀點來看待人生遭遇,科學的公設和接受的推理原則都與此相差甚遠,顯而易見的不相容,「人生境遇如何」文學可以談,但不在科學處理的範圍內

宗教說法為什麼深植人心、綿綿不絕?
釐清了科學和宗教一些基本差異後,我不禁想為什麼宗教說法還能如此蓬勃不絕、廣為人知呢?我猜測,是因為信眾足夠多,當中有些會盡可能找機會傳播這些思想,給他們周遭認為適當的人、親友講,尤其小孩子若從小聽到大,耳濡目染,概念都根深蒂固了,只要有這些思想的人足夠多,這些說法就會一直傳下去

以「倖存者受保佑的奇蹟」這個說法為例,說明宗教說法可能是如何傳播
對人生的遭遇、一些社會現象,有的信徒會習於用所信仰宗教的那一套來詮釋,其中一個是「倖存者的奇蹟、神蹟」
顧名思義就是在一些極為艱困的環境和危難下倖存,例如被埋在地震後的廢墟土堆裡十幾天,挖出來後還活著之類的,從以前到現在,人們對於無法理解或罕見的事情,有訴諸於怪力亂神的傾向,即使在知識普及、教育平均水準較高的現代依然如此,現在明明有醫院、診所,還會出現「爺爺、奶奶帶著發燒頭痛的孫兒去求符咒、香灰水,延誤就醫導致孩童死亡」這種新聞,人們需要信心,那些新聞裡的爺爺奶奶,肯定是想讓孫兒的病好,而且也相信他們所求的解方可以治病,回到原來的問題,那些倖存者或者旁觀者,對於在災難倖存下來這樣稀罕事,會以什麼心態看待或解釋?尤其當他們的身分之一是某宗教信徒的時候?

現實上,災民或倖存者迫切需要的是物質援助、醫療救助和心理安慰,尤其是後者,可是科學說法在這方面幫不上什麼忙,「因為這裡地形趨緩,受力狀況改變,土石流因此往那個方向流去,所以你家被掩埋了。」受害者也許願意相信這套說詞,可是低落心情不會有什麼改變,這些話也許指出現象發生的過程,但對提振人心沒啥幫助;可是,當有人說因為我們受到保佑,逃過一劫,很多人就有感覺多了,可能相信這種說法會比較安心、自己受到某種力量保護﹑確定自己的信仰是「真的」,這些倖存下來的人或是觀察到此一現象的人,把「受到保佑」大肆宣揚,這用於傳教,效果似乎不錯,至於前面那種「科學的說法」則自動被跟倖存者相關的宗教人士忽略,最後「倖存者受保佑的奇蹟」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結論
本文探討了人可能是如何知道宗教談的那些概念,以及宗教和科學一些本質上的不同,無論是無條件接受的事情和推論的原則,另外,宗教為什麼綿綿不絕,在於信徒足夠多,還有用「倖存者受保佑的奇蹟」作為例子,說明宗教一些說法可能是怎麼流傳的,在這個例子裡,可能是倖存者身為某宗教的信徒,認為自己是因為信教或受到神祇保佑的關係,才能倖免於難,於是在信徒之間流傳、甚至用於傳教上

後記:這篇國文期中報告是我拿之前寫的「宗教和科學似乎有本質上的衝突」修改而來,我現在回頭看,覺得之前寫的對宗教看法的文章似乎沒寫得很好,這篇修的還算差強人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覺得一些商管或財經雜誌的內容沒有價值

為什麼(-1)x(-1)=+1、不定義分母為0的分數

科學和宗教似乎有本質上的衝突、一些讓我敬謝不敏的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