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2的文章

這是好的開始!我跟我爸可以理性的溝通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我爸問我最近讀得怎麼樣,對以後有什麼想法,這是今天第二次有人問我同樣的問題了(第一次是我阿姨,我當時只答了「還可以」),我不知道該從什麼點開始講起,沉默了一會兒,才說道:「如果以成績來看,就是都差不多那個樣子...;我『目前』的想法,以後不想走公務員、金融業路線。從這個角度切入,那系上很多課對我而言沒有什麼用,例如:會計學、投資學、保險數學、XX管理...,這可能會耗掉我不少時間;之後可能打算輔系或修一些外系的學分,但還不確定要哪個方面的。」 「另外這學期我很多數學相關的課都是自己讀,老師對我的幫助很小...。」這時候我爸就插話了 我爸 :「有時候會讀書的人不見得際遇就好,不會讀書的也不見得就差了,之前跟同事聊天講到上班裡面一些中華電信員工,他們能力比我們好了嗎?有一個以前是開計程車的,只是他常常載到經理,後來經理提拔他進來當臨時員工,後來升為正式員工,他現在就混的比我們好;再跟你講一個,我擦油漆的同事,他兒子在基隆礦工醫院,之前讀醫檢讀一年轉到放射檢驗去,現在在那裡一個月五萬多,一個月有十幾天放假,現在他逢人說他兒子怎樣怎樣,為他兒子感到很得意。你說他們能力有比較好、會讀書嗎?也沒有啊,但就是他們可以抓住機會,把握機會而已。」 我爸 又講:「你堂哥現在在桃園工廠做,一個月三萬多,雖然伙食、住不用花錢,但那是要輪班的;你表哥清大電機碩士,學歷很好,現在呢?雖然未來還很難講,目前來說就這樣...。」

(3/12-3/18)進度回顧─時間管理、完成事項

上禮拜一(3/12)開始,除了記每天時間運用情況,還多了當天完成事項,我的時間記錄已經維持了三個禮拜,在這篇文章歸納目前為止心得吧。 我的時間記錄沒什麼特別的,就是記「每天幾點到幾點,做了什麼事」,暫時主要分成七類:待在宿舍的時間(在宿舍就是處理雜事、不然就是鬼混,性質差不多)、讀書時間、上課時間(無法自由、主動運用的時間)、上開放課程、打部落格文章、運動、玩魔獸。最後再把時間累加起來,看總共花多少。 3/12-3/18 [時間單位(小時:分鐘)] 讀書時間─20:01 上開放課程─3:13 上履歷寫作課─2:20 打部落格文章─3:40 總計─約29小時 完成事項:線代4.1hw、4.2+hw、4.3+hw;微積分hw兩回;統計11.3+hw;文章部落格文章兩篇 上課時間─13:10 玩魔獸─10:30 慢跑─2:30 總計─約26小時 有記錄的活動時間總計─約55小時

如何寫證明─零件、目標模型、組裝方法

圖片
樂高積木拼成的車子! 今天複習高淑蓉教授 開放課程的第五講 ,談到「如何寫證明」,我覺得她用的比喻很貼切,而學證明除了可以在數學上推理外,培養的邏輯能力在現實也具有普遍適用的價值,所以我把它寫成一篇文章。 證明就像「用零件組模型」 ,它分成三個部分, 已知(零件) 、 求證(目標要組出的模型) 、 證明推導(模型的組裝方法) 。 已知:問題給出的條件,配上課本章節內的定義、定理、或性質 求證:題目要求我們做到的、說明某件事... 證明:推導過程、闡述前因後果、來龍去脈 我用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三個東西(應該連國小生都看的懂?) 現在 這個班級有50人 ,他們 只有 兩堂選修課:日語、歷史可選 , 可只選一個、或都不選,也可兩個都選 。結果出來, 選日文的有21人 、 選歷史的有37人 , 小明必修課有修數學 ,問這個班: (1) 日文、歷史兩科都有選修的人數最多可以幾個? (2) 都沒選修的人最多可以幾個?

就把它當成「如果你做不好這件事,你這輩子就完了的態度」衝吧!

圖片
「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最後一天 ,你就會輕鬆自在」 ─Steve Jobs 我記得好像是去年休學期間,偶然逛到 NTU Wave 這個部落格,才知道賈伯斯這個人,還有 他在史丹佛精采的演講 ,他的三個故事也許不是最炫的,但讓人不會忘記。   昨今兩天我做了兩個有趣的 嘗試 ,我們圖書館每層樓有影印室,那裡可以講電話或講話,我昨天早上帶著我的線性代數到裡面,開始自問自答起來,像個瘋子一樣!可是很有趣,我印象深刻,很有意思的一次嘗試;今天下午一點五十,我有個想法,就想成 「如果我這個內容在兩點半前讀不好,我這輩子就完了」的態度 來讀書,就變得異常專注,本來精神有點渙散,一個句子讀過去,但意思完全沒進去腦子裡,不曉得在幹什麼,哈哈,後來就突然聯想到賈伯斯說的那段話,這下才有點體會了。 最近有時會面臨「專注不足」的問題 ,自己推測原因可能主要有幾個:有點晚睡(目前通常十一點多,是比以前早了...)、飲食不夠均衡、環境影響(例如待在宿舍幾乎就等於不用念書==ll)、讀書方法不好、時間管理不好...,種種過去以來的積弊,也不可能今天發現,明天就脫胎換骨,要改變就要真的有心,有心還不夠,更重要是有紀律的去做。 好吧,我決定這篇文章打完就要去睡覺了,希望不超過十點半吧XD, 「時間管理」從「生活管理」開始 。這學期開始我嘗試記錄自己每天時間運用的情況,最近又多加了「每日計畫」和「每日完成事項」,結果發現,我平日一天讀書頂多三個小時多==,而且每日計畫目前實行兩天,都沒有完成過,汗顏..., 一天所能做到的事情通常比我們想像的少, 我一定要再進步 。 勇往直前吧!

新突破!跑了10km,離半馬又更近了一點

今天天氣其實不算好,陰天,微冷,看遠方大樓溫度顯示約17、18度,下午五點半剛開始跑的時候,肚子還有一點點脹,兩點才吃午餐...,我在跑的時候邊想前一陣子,微積分課程上到的內容,n維空間、向量空間、直線和平面的方程式、集合的維度與函數的圖形,把它們在腦海稍微想過一遍,不知不覺也已經跑了十來圈了,專注想事情時時間好像過的特別快? 因為陰天,天色比平常更快黑了,大燈開了,操場上的人漸漸離開,差不多十幾個還在跑、走,我預設目標是二十圈,還沒完成之前不准停,快要到二十的前幾圈,不曉得是因為精神上的壓力,還是體力真的有消耗一些,開始有一點點喘,就是把它撐過去,很有趣的是, 我每次快要到預設目標的時候,都會想:「要不要再多加一些,嘗試破一下記錄?」 這學期前幾次都沒有臨時多加,這次快跑完預設目標時覺得體力還可以,就繼續, 經過大燈下面的時候,我看到兩個影子,好像還有腳步聲,我以為後面有人跟著,就稍微加快速度,我不喜歡那種 被人跟的感覺,而且我想賭賭看,看自己這次能跑多遠,後來好像沒跟上了,可是一到大燈下面,我又看到兩個影子,好像又有腳步聲,我維持這樣的速度繼續。 結果是因為有兩個大燈,所以經過它們的時候自然會有兩個影子,最後終於,我跑了25圈,0.4x25=10,比高中8.9km還多,是到目前為止跑最遠的一次!我很高興,跑完身體也很爽,不會很累,腳一點點痠而已,哈哈,想不到跑了10km啊,我腦海浮現一個成語:無心插柳柳成蔭。 後來想想,不對,這不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如果沒有之前訓練的累積,加強了體力,我是很難一下子跑到10km的,極限不會輕輕鬆鬆突破的,雖然突破極限好像是短時間的過程,但在這之前,要多少努力啊,天時地利我們無法完全控制,只能把握機會,人的部份有些是我們自己可以做的,就好好做別想太多,總有一天會看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