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2的文章

統計學老師,我又想找你的碴了

圖片
是缺了那些片,以致於我們只能欣賞到拼圖的片面圖案? 我這學期第一堂課是 統計學 ,老師一開始跟我們「老生常談」,接著秀上學期的成績分佈,我對自己分數的量值沒興趣,可是當我看到分佈後就陷入沉思了...,我上學期沒參加幾次活動, 讀書也有一定時間 (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這個時間量值到底是多少?),可是該科成績在班上比率只有中上,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花的時間可能比別人多,但成效似乎不夠理想,我也不想讀書讀的那麼苦悶,所以來探討一下吧。 先觀察老師教學的問題比檢驗個人方法容易,而且針對這些問題,自己再想出對應解法可能比較有效。 老師的教學─來龍去脈沒講清楚,補充太多但學生嚼不爛? 老師上課主要用講義,內容條列式,跟多數坊間中文教科書類似,其中 很多定理、公式、性質並沒有提供證明(1) ,比起我們選用的原文書,講義也多了 一些未解釋的中文專有名詞(2) 。 關於(1),我知道我們目前基礎知識不足、數學功力未到,老師不談那些證明是正常的,所以重點應該擺在讓我們 知道觀 念 基礎、 推 理原則 , 還有何 時使用這些定理、公式 。(以下舉實例說明)

「畫更小的圓」─只要上過體育課你就一定懂的道理

圖片
「把整套招式拆解成幾個小動作,循序反覆精練,直到掌握其精髓,再將所有步驟順暢融合,方能磨練基本功。所有的絕妙創意或「神來之筆」,莫不是以扎實的技術為根基。」                                                                                                               ─ 《The Art of Learning》 今天下午跟朋友打網球,練球時突然想到書展看到的這本書裡頭一個標題:「畫更小的圓」,簡單講就是作者練太極拳時,把主要動作拆解成好幾個小部分,先針對個別小部分依序專住練習,直到專精,體會其中精髓,最後再融合各小部分成完整連貫的一招。 目前牆壁連續對打都常常出問題了,拍沒握緊導致擊球亂偏、沒打到球拍的「甜蜜點」、只靠手的力量打球...等等, 我就想不如只練正手拍對牆擊球就好 , 因為動作限定了,所以比較好觀察自己的動作並修正 ,結果上面那些錯誤真的少了許多。 其實這個道理只要上過體育課的人都曉得 ,老師在剛開始教一種球類時,一定都會強調一些基本動作,並且要我們重複練習它們,有些比較複雜的,就分成好幾個步驟來一一熟悉,最後再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