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2的文章

程式設計第一堂課的心得─關於R還有一些重要概念

圖片
這是統計系系上開的必修課,跟資工系的程式設計並不一樣,目前是學習使用軟體 R 來處理統計上的問題。今天講完 R 基本指令、定義方式,試著寫算術平均數、變異數、標準差、 absolute deviation( 這個中文不曉得怎麼翻譯 ) 的 function( 一套解決問題的作用程序,我的疑問是程式上講的 function 似乎和數學上的 function 不太一樣,最後再多談一些 ) 。 基本指令、定義方式 對一個代號 x 定義值,可藉由輸入 x=4 或 x<-4 想要顯示 x 的結果,就輸入 x 然後按 enter 就行了 x [1]  4 前面那個 [1] 是數數的,只是現在東西不夠多,如果夠多的話到下一列,下一列的開頭也許就會顯示 [11] 或 [26] 之類的,意思是這一列從第 11 個或第 26 個開始,依此類推 … 對一個代號 x 定義為行向量,可藉由輸入 x=c(4,5,6) 或 x<-c(4,5,6) 注意,這時候 x 到底是什麼呢? x 已經變為一個向量,對 x 作為向量的定義已經覆蓋了之前整數的定義,所以 x=(4,5,6) , 一個代號不能有兩個意義 x [1]  4  5  6 x[1] 是對程式要求顯示向量第一個 component 或代表向量第一個 component 的意思,例如現在 x=(4,5,6) x[1] [1]  4 想要對程式要求顯示多個 component ,例如第一個和第二個,可藉由打 x[c(1,2)] 就會顯示 [1]  4  5 想要哪些欄位就仿照這個形式輸入數字,就會顯示第幾欄位的 component 了 特殊的: a<-c(1:10) ,是定義 a 為一個 10 個 components 的行向量,且 component 正是從 1 排到 10 ,不過如果是較一般的向量, component 較不規則的,還是要自己一個一個輸入數字。 a [1]  1  2  3  4  5  6  7  8  9  10 關於四則運算和次方,用的符號是 +-*/^ ,這就不多講了,就像一般算式一樣輸入進去, R 讀的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