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3的文章

做問心無愧的事情,決定了就好好做並堅持

今天回到家中午在吃飯的時候,不知不覺又開始思索,是關於回台南這個禮拜以來的生活,開學後除了吃一次飯之外,我就沒參加社團的任何活動,剛開學理論上是最閒的時候,那這幾天晚上我幹什麼去了?我跑去圖書館寫程式跟讀書,我大概可以猜想裡面其他人對我的看法是怎樣,沒幫到什麼忙,那住進這裡的意義何在?...之類的,我選擇這樣做,跟現在的處境密切相關 事實上,我這學期才開始跑去資工系修課,說我的程式能力、CS的知識跟資工大一新生同水平,一點也不為過,我現在是真的在「跨領域」,都已經大三了,對以後靠什麼吃飯多少得有些概念,如果再這樣沒一個比較專精的能力,出去做不了什麼事情 我之前一直沒具體講過我跑去資工修課的動機,說起來,頭一個想到,似乎受一個想考資工所的朋友影響滿大的,上學期修線代本來只是想說這對統計或資工都應該滿有用的,就修吧,過程發現和朋友討論問題,學起來很有樂趣,可說是 我來成大到目前為止最快樂的學習時光 ,不過我跟這個朋友不同學校,我們是用line在討論的 我不想盲目的讀研究所,假如沒特別明確的動機,那我會大學畢業後就直接工作,可是統計系大學畢業能做什麼?我很不清楚,資工的話,「感覺」有很多可以做的 另外,我之前受到Inside和TechOrange的某些文章的洗腦有點嚴重,無腦的以為讀資工前途很好,美國確實程式設計師非常缺人,人力供不應求下,人力的價格(該執業的薪資)自然就不低了,可是這是美國的情況,台灣怎樣我不曉得,一個職業的待遇在外國好,在國內不見得好,這一切有必要好好了解 跟朋友討論問題感受到樂趣,反過來看,現在系上的課讓我不太想繼續碰下去就是找不到樂趣,有時候甚至上的非常鬱悶(這什麼鳥課?),堅持下去的理由只剩因為是必修學分、要拿文憑、畢業證書,這兩年下來沒建立一個良好的討論夥伴關係,系上沒朋友,遇到要分組作報告的課讓我最頭痛了,常常都是「被撿的」和「撿剩的」,有什麼人在這種情況下會學的高興的? 既然都修了線代(這個對資工應該滿有用的科目?),那接著讀其他對資工也有相當應用的數學科目(離散數學)和學程式設計似乎也是很順理成章?這學期修資工的程式設計、計算機概論、資料結構、作業系統,四門都是還滿重要(或基礎)的課,自忖暑假的時候c++學得還不夠認真,不曉得目前的功力應不應付的了後兩者,趁學期裡最悠閒的時候,好好衝一下,不然學期中可能就...

Writing a Program

Programming is understanding. - Kristen Nygaard What would an experienced programmer do? When we are faced with a tricky technical question, there often is a standard answer. We know that people have been writing calculator programs for at least as long as there have been computers taking symbolic input from a keyboard. That is at least for 50 years. There has to be a standard answer! In such a situation, the experienced programmer consults colleagues and/or the literature. It would be silly to barge on, hoping to beat 5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a morning. (p.186) Actually, complicated grammars are not fit for humans to read, but computers are good at it.They follow such grammar rules quickly and correctly with the greatest ease. Following precise rules is exactly what computers are good at. (p.191) Programm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Using C++的Ch6 Writing a Program,這章節試圖利用編寫簡易計算機的程式的過程,來讓讀者了解寫一個程式的始末過程中會歷經的階段和問題,還有某些(作者認為重要的或實務上也是重要的)技術和觀念,以下做些記錄和想法的提煉 最初,當然是因為遇到某個問題,想交給電腦解...

我爸今早給了我關於出路的三個「建議」

我爸今早給了我關於出路的三個「建議」: 1.去考公務員 2.去銀行業 3.轉三類、醫學院相關科系 還說若走程式設計,未來的出路工作需常坐在電腦前,對眼睛和身體不好,他因此覺得走這不好 我爸無非是基於這些工作穩定、保障、薪水還可以,而跟我說這些務實的言論,我可以理解,不過我之前也在 <對自己以後出路的想法和心態> 說過,很多誘因對我都起不了作用,包含未來工作的薪水、穩定什麼的,這太遙遠、摸不著了,有條理邏輯的論述我是米蟲和沒能力生存,讓我為自己某方面感到無力和憤怒,也許反而比較聽的進去和有用些,現在先來簡短回覆一下上面三點 (1)我之前表態過不想考公務員,錄取率低,還有就是要讀一些我根本不想碰的東西,還沒上戰場之前我就先敗給自己了 (2)銀行業?我完全沒進入的資格啊,什麼會計、經濟學學的亂七八糟的(經濟學的一些概念還是有,只是考試都是應付過的),根本沒辦法跟財金系、經濟系還是商學院的其他科系出來的人競爭,我去只是找死,我爸說那些東西學起來很快,但我還是同樣一句話:沒動力,而沒動力就學不起來 (3)至於第三點,從我高中生物、化學學起來的樣子,我去醫學院相關科系可能很難混下去,莫名其妙只能背起來的東西讓我難以忍受 我爸某方面可算是「寬厚」了,有的人如果不讀爸媽要他讀的科系,就拿不到註冊錢和生活費,不過我似乎也沒把這幾年的自由把握的很好,我媽說的沒錯,從清大到現在, 我全沒為一個一致、明確的長期目標而努力 ,理學院念不下去,說想考財金經濟相關科系,結果跑到了統計,剛開始說要好好讀,兩年下來,很多科目只是混過去,然後現在說要學程式設計, 我到底在哪些地方曾經認真過? 很少,只有微積分、線代,還有數統(稍微有點認真),和目前的程式設計(時間尚短,不下評語) 我有什麼比別人強、優勢的地方?說不上來;那有什麼特質呢?跟一些人比較,我有稍微純粹一點點的求知心,有的人是為了未來物質回報、職業的社會地位、滿足某些長輩親友的期望、或是受到勝過別人的虛榮心而驅動著…,當他們不在學校、沒有老師、沒有作業、沒有考試時,他們就停止書本上的學習,甚至知識的學習了,每個人有不同的適性,不同環境和時期,適性也可能有所變化 ,這好像喜歡或討厭什麼食物一樣,並沒有對錯,只有效應、效益或損害,了解自己的適性,有什麼優點和弱勢,盡可能達成或創造良好條...

現階段我的能耐充其量也不過是米蟲罷了

今天我爸工作不知道是遇到什麼事、還是想到什麼,一回到家說話就一股怨氣,接著說好久沒唸我了,要把我唸一頓,些微字句也許有差異,但大意是一樣的 我爸:「從小就是把你們寵太過分,導致你們都聽不進我跟媽媽的話,我們工作這麼辛苦,你們有沒有想過?還是都只想著自己?我問你,爸爸媽媽這樣把你們從小養到大有沒有盡到做父母的責任?」 我:「應該有吧」 我爸:「那你有沒有做到盡兒子的責任?」 我:「我不知道」 我爸:「今天在工作時想想這樣日夜操勞到底是為了什麼,實在讓人做不下去」 我:「不想做就不要做好了。」 其實整段不是這麼直接連續的,對話間時常有隔一小段沉默,後來我爸去洗澡,對話暫時中止,我跟我媽說在這個世界不能好好生存還真是悲哀啊 我爸洗澡出來又繼續說 我爸:「你們就是聽不進別人的話,太驕傲了,當初若是你聽我講的讀,讀到現在也大三升大四了,在過一年就畢業,幸福就來臨了,哪像現在,還在跌跌撞撞,搞什麼程式設計,騎驢找馬」 我忘了在這裡我有沒有回什麼話 我爸:「你學程式設計,是覺得可以無師自通嗎?都沒有老師教是能成什麼氣候?」 我:「想學什麼東西自己學是有什麼問題嗎?要等到有老師才開始那是要等到什麼時候?現在討論這事情是只要誰的話有道理就可以說,認為對方說的有問題也可以指出,還有我覺得這跟一開始說我驕傲的事情好像是另外一件事啊?」 我爸:「另外一件事?你知道以前拜師學藝都是要學生很恭恭敬敬的面對老師,老師才肯把他所有的功夫教給你嗎?依照你這樣不遵從的態度什麼東西也學不到」 我:「沒有自己思考,只是遵從別人的話來做這樣也不過是盲從罷了」 接著我就出門了,邊騎腳踏車邊思考,我把他的話理解成:他應該還是對三年前那時候我沒照他的建議選填科系有點耿耿於懷,假如當時填了他建議的科系,也沒意外的讀到現在,接著取得相關資格,那確實大學畢業後就可以做份薪水還ok的工作,會減低他們不少負擔 另外我的現狀確實是沒生存能力,全靠我爸媽經濟上支持,說的難聽就是米蟲,什麼批判性思考、邏輯思考,雖然這些真的很重要,但依我的專業和水平在面對生存的考驗下,這些(能力)似乎也只是個屁、不值一談 不過我爸似乎對我某方面能力有所低估,按照我學線代的情況和經驗看起來,我在沒有老師教導下的學習(我都蹺課,演習課也沒去上)並不差,當然也不能忽略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