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問心無愧的事情,決定了就好好做並堅持
今天回到家中午在吃飯的時候,不知不覺又開始思索,是關於回台南這個禮拜以來的生活,開學後除了吃一次飯之外,我就沒參加社團的任何活動,剛開學理論上是最閒的時候,那這幾天晚上我幹什麼去了?我跑去圖書館寫程式跟讀書,我大概可以猜想裡面其他人對我的看法是怎樣,沒幫到什麼忙,那住進這裡的意義何在?...之類的,我選擇這樣做,跟現在的處境密切相關 事實上,我這學期才開始跑去資工系修課,說我的程式能力、CS的知識跟資工大一新生同水平,一點也不為過,我現在是真的在「跨領域」,都已經大三了,對以後靠什麼吃飯多少得有些概念,如果再這樣沒一個比較專精的能力,出去做不了什麼事情 我之前一直沒具體講過我跑去資工修課的動機,說起來,頭一個想到,似乎受一個想考資工所的朋友影響滿大的,上學期修線代本來只是想說這對統計或資工都應該滿有用的,就修吧,過程發現和朋友討論問題,學起來很有樂趣,可說是 我來成大到目前為止最快樂的學習時光 ,不過我跟這個朋友不同學校,我們是用line在討論的 我不想盲目的讀研究所,假如沒特別明確的動機,那我會大學畢業後就直接工作,可是統計系大學畢業能做什麼?我很不清楚,資工的話,「感覺」有很多可以做的 另外,我之前受到Inside和TechOrange的某些文章的洗腦有點嚴重,無腦的以為讀資工前途很好,美國確實程式設計師非常缺人,人力供不應求下,人力的價格(該執業的薪資)自然就不低了,可是這是美國的情況,台灣怎樣我不曉得,一個職業的待遇在外國好,在國內不見得好,這一切有必要好好了解 跟朋友討論問題感受到樂趣,反過來看,現在系上的課讓我不太想繼續碰下去就是找不到樂趣,有時候甚至上的非常鬱悶(這什麼鳥課?),堅持下去的理由只剩因為是必修學分、要拿文憑、畢業證書,這兩年下來沒建立一個良好的討論夥伴關係,系上沒朋友,遇到要分組作報告的課讓我最頭痛了,常常都是「被撿的」和「撿剩的」,有什麼人在這種情況下會學的高興的? 既然都修了線代(這個對資工應該滿有用的科目?),那接著讀其他對資工也有相當應用的數學科目(離散數學)和學程式設計似乎也是很順理成章?這學期修資工的程式設計、計算機概論、資料結構、作業系統,四門都是還滿重要(或基礎)的課,自忖暑假的時候c++學得還不夠認真,不曉得目前的功力應不應付的了後兩者,趁學期裡最悠閒的時候,好好衝一下,不然學期中可能就...